第220章 蛇鼠一窝

刺史府。

今天的刺史府好像很热闹,几乎陇西下的地方官员,他们都齐聚一起。

他们不得不齐聚一起,毕竟大家心里都明白,陇西的闹谎已经惊动了朝廷。

而且朝廷已经派遣了钦差大臣出使陇西,不日之后,即可到达。

以高建白的最高为首的地方官员,他们齐齐而坐,人头一片晃动。

至于没有落座位置的官员,他们只能被安置在外。

刺史高建白今天的说教非常重要,都是关乎朝廷派遣钦差大臣下来赈灾的事情。

陇西的闹谎在半年前都已经开始了,可是为什么这事情过了半年之后,朝廷迟迟才得到这消息?

里面必定有大文章。

至于他们这些高官为何将此事给隐瞒了下来,现在终于纸包不住火了,他们才会这般心急如焚的想要欲盖弥彰?

想要拯救呢?

当初刚刚开始闹谎的时候,不将此事给禀告上朝廷?

一些没有被安排作为的小吏们,他们杵在外头上,像是一个不相关的外一样,看着好戏的上演。

连坐要死就大家一起死,只是作为小吏的他们,如果发生什么大事情的话,上头眼看没法招架住了,那么必定会将他们这些小吏们推出去,当做被宰杀的替罪羔羊。

哼哼!

没啥大不了的,你对我不仁,我也对你不义,大不了最后大家一起来个鱼死网破呗。

“各位同僚们,今天,我高建白将你们各个同僚们招呼而来,其实只为了一件事情。”

高建白目光一扫视众人,大声说道:“咱们陇西闹谎已经半年之久了,到如今,大批难民拖家带儿的背井离乡,这事情吧……我高某是有责任的,但是……”

高建白目光阴沉沉的一扫视众人,继续高声说道:“我高某既是有责任,那么你们作为下属的同僚们,你们也是有责任的,责无旁贷。”

“不管怎么说,我高某虽然是陇西刺史,可这陇西不是我高某一个人的,同时也是你们的。”

“现在,咱们可以这么说吧,我跟你们都是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,我高某出了事情,你们作为下属也是逃不掉的。”

陇西闹谎的突然爆发,高建成知道自己作为一州刺史,他是难逃其责的。

可是在死之前,他必定会拉下他们一起,既然要死的话,那么大家就一起死。

无毒不丈夫!

人性使然,也是人性的自私自利。

“咳咳……”

知府翁杨博面子有些挂不住了,高建白是他的顶头上司,高建白说的话也是他想要说的话。

不得不说他高建白跟翁杨博可是两两同穿上了一条裤衩子,两两相互狼狈为奸。

至于他们两人在背后暗地里都搞些什么飞机事情,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。

现在事情东窗事发了,见纸包不住火了,他们直接来个“釜底抽薪”,一起将他们的下属同僚们齐齐拉下水,一起共同承担责任。

要死就大家一起死,必须得拉个垫背,大家都逃不了。

于是,当刺史高建白这般高调的说了话,知府一下的那些小官员们,他们心底被震撼的不能自己。

好一个无耻的高建白,好一个不要碧莲的知府翁杨博,敢情是将他们当成了替死鬼了啊。

真是打的一手如意算盘,从未见过这般厚颜无耻之人。

呕!

满满屋子的人员晃动,但凡是知府一下的品阶官员,他们只能暗自内伤大口大口喷血个不停。

见没有人说话,高建白继续说道:“各位同僚们,朝廷派遣下来的钦差大臣,我估测吧,也就只有几天时间了,他们的大队人马就会抵达了我们陇西。在此……”

高建白继续目光阴沉沉的盯着众人:“我给你们一个警告,那一位钦差大臣可是了不得,骁骑大将军身份,斩杀了西突厥敌人无数人,这位骁骑大将军可是个狠人。”

“有些丑话,我不得不提前警告你们,当那钦差大臣逐一对你们问话的时候,你们可要知道,什么该说,什么都不该说。不然……”

话说到这,高建白目光阴沉沉的好似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样,犀利的目光一一扫视着众位同僚人员。

那些小吏等人员,当他们接触上高建白那可以杀死人的目光之后,他们均是被惊吓的瑟瑟发抖。

对于这个一州父母高官刺史,他们小吏等同一只只透明的小虾子一样,这位父母高官只需轻轻的动一下手指头,即可将他们给碾死去。

所有人员都耷拉下了脑袋,所有人都不敢跟他高建白目光对视。

对于每个下属都被自己阴沉沉目光给惊吓的不能自己,高建白很满意这样的效果。

如果他们那个大嘴巴管不住自己,说错了话,又是多说了话,那么他高建白的40米大砍刀绝对会呼啸的砍下。

他们的根在陇西,他们的家,他们的亲人,全部都被高建白掌控着。

生死不由天,也不由命,而是由他高建白定夺一切。

能够在陇西只手遮天的一方父母官,那么,他高建白为何如此的牛逼哄哄的?一众下属小吏官员均是被他拿捏的死死样子,哪怕反抗一下,立马就糊了。

这般霸气厉害的手段,恐怖如斯。

但凡清楚知道高建白的性子为人,他们都知道无非就是依仗了城堡西的将军赵学章。

据说,这位距离长安京城10万8千里远的赵将军,他可是城堡西的土皇帝。

手下佣兵5万余人,山高皇帝远,他们可以在自己一圈土地上为所欲为,也不会引起朝廷任何人的注意。

这不,便是这般,高建白这陇西刺史,陇西百姓半年前就已经开始闹谎了,干涸的土地,干涸的河床,播种下的庄稼颗粒无收。

可是对于这样的天灾人祸,对于各个村镇下百姓们的诉苦请求,所有的文书等等,一遍一遍上述,都石沉大海,杳无音信。

求天不应,喊地不灵。

不得不说这半年来,陇西的百姓们,他们喝上一口稀粥都成了一种奢望。

而作为他们的父母官员们,对他们可是鱼肉百姓,吃吃喝喝的日子照旧。

苦难的可是他们百姓们啊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